内容摘要:
关键词:一带一路;文化认同;共同体;他者关系;日常生活
作者简介:
【摘要】“一带一路”不仅关涉与沿线国家经济利益共享问题,还包含如何获取文化认同和国际社会认可问题,即解决“民心相通”背后的承认政治和共同体构建问题。为此,需要将“文化认同”和“日常生活”等理论与“一带一路”结合起来,促使沿线国家人民把“一带一路”视为既具有普世性又符合其在地体验的日常的、情感的、文化的存在。因此,本文基于既有研究基础,把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跨文化传播视为获取文化认同,以完成承认政治和实现共同体构建的过程。具体而言,基于乔纳森-弗里德曼提出的文化认同维度:生活方式认同、现代族群认同、传统族群认同、种族认同,结合“一带一路”的跨文化语境,提出从日常生活的物质需求和符号意义诉求层面入手,借助间性对话和文化传播“在地化”路径,挖掘沿线国家历史和文化记忆资源,构建起“一带一路”共同体,实现真正意义上的“民心相通”。
【作者】赵永华[1,2] 刘娟[1]
【作者单位】[1]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[2]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
【关键词】一带一路 文化认同 共同体 他者关系 日常生活
【基金项目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“中俄媒体交流、战略传播与全球治理中制度性话语权的构建研究”(项目批准号:16ZDA217);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“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对外传播战略研究”(项目批准号:15ZDA07)的阶段性成果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