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摘要:网络支付将逐渐成为支付主流,特别是在消费领域更加明显。由网络支付所产生的支付市场、数据征信市场规模庞大,在千亿到万亿元以上,且处在跑马圈地的初级阶段。
关键词:网络支付;壁垒;商业变现;征信;移动支付
作者简介:
网络支付将逐渐成为支付主流,特别是在消费领域更加明显。由网络支付所产生的支付市场、数据征信市场规模庞大,在千亿到万亿元以上,且处在跑马圈地的初级阶段。在媒体融合中,有必要接入网络支付,顺应网络发展趋势。
观察当前主要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,发现其共同点就是“众筹”,主要为个人用户、中小企业提供服务,赚他们的钱。而传统媒体,更多地靠广告,靠服务大企业,服务政府。可见,在媒体融合过程中,借鉴互联网经验,向服务读者用户转型是一个方向。在这样的商业模式变现中,重要一环就是支付问题,特别是网络支付问题。
通过调研了解到,网络支付主要包括传统银行提供的网络支付和第三方非金融机构(俗称“第三方支付机构”)提供的网络支付。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,网络支付逐步延伸到手机等移动终端上,实现了移动支付。
网络支付渐成主流
网络支付快速增长,已成为我国当前最重要的支付方式之一
据央行支付结算司发布的数据显示,近5年网络支付快速增长,成为当前我国支付体系中最为重要的支付方式之一,如图1所示。通过与国内GDP数据相比还可以发现,网络支付的规模和增速,都是GDP对应数据的数倍,且倍数在逐步增大,说明增速已远超GDP。
近两年来,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网络支付规模在几十万亿元(2014年24.72万亿元,2015年49.48万亿元),银行的相应规模在几千万亿元(2014年1404.65万亿元,2015年2506.23万亿元),由此可见,目前银行仍是网络支付的绝对主力。在银行网络支付(包含互联网支付、电话支付、移动支付)中,占金额90%以上的业务又是银行的互联网支付业务。
在网络环境下,支付的无卡化趋势将进一步加快。随着无卡支付的发展,网络支付对银行卡的依赖性正逐步降低,并且速度在不断加快。因此产生了金融“脱媒”现象,即资金的供给双方绕开了银行体系,完成了资金的体外循环。